2023年8月2日晚20點,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田仰華教授作為腦客中國科研第110位講者為大家帶來主題為《焦慮抑郁的神經調控研究》的報告。以下為直播內容節選:
1焦慮抑郁癥現狀
我今晚主要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課題組十多年來做的關于焦慮抑郁的神經調控研究。
抑郁癥,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雖然現在心理疾病譜跟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全球的抑郁患者越來越多。 中國的抑郁癥患病率達到12%左右,在綜合性醫院就診的患者焦慮癥狀達40%,軀體化癥狀達到25.5%。如果把不同類型精神疾病的負擔算在一起,那它就是所有疾病中負擔占比最高的。
盡管疫情已經過去,但是三年的時間對我們精神心理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 有統計表明,三年疫情讓全球增加了將近8-9千萬的焦慮抑郁癥患者。 在我們國家,這一類患者的增加也是比較明顯。
2焦慮抑郁癥治療方法
關于焦慮尤其是抑郁癥的治療,從TCAs類藥物上市以后,很多患者都得到有效的治療。 包括以前用的Amitryptyline等藥物,雖然不像現在的SSRIs類藥物副作用那么小,但它作用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讓焦慮抑郁的死亡自殺率大幅度的下降。
隨著SSRIs這類受體抑制劑藥物的發展,很多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 另外隨著藥物集采的推進了,很多以前高昂的藥物也已經非常便宜。 SSRIs類藥物的廣泛使用提高患者依從性,也讓治療效果得以持續。
盡管藥物治療已經在臨床應用中被反復驗證很有效,但有一部分患者仍然在經過充分的藥物治療后,病情不能緩解。 這種不能緩解的患者,就需要輔助物理治療讓患者能更快速的從病情中恢復。
物理治療這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常用的有深部腦刺激DBS,電休克治療ECT以及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等等。我覺得最近十年左右發展比較快的是直流電刺激tDCS和經顱磁TMS。ECT和DBS是有創的治療方法,而tDCS和TMS是無創無損傷的,這提高了患者的接受程度,為它們的廣泛推廣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3神經調控研究目標
我們這十幾年一直在做焦慮抑郁的神經調控研究,主要目標就是尋找刺激的治療機制,例如盡管電休克治療非常有效,但其治療機制尚不清楚;
第二個方向是想找到一些靶點,這對將來應用各種神經調控技術治療疾病時,針對不同的疾病具體該打哪個腦區,每個患者是否一樣? 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靶點準確才能為療效提升提供保障。
第三點就是優化序列,不同的序列治療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尤其像TMS,同樣的部位, 怎么才能選擇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序列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是希望能夠通過前期研究,基于有創的神經調控技術研究找到靶點, 然后使用無創的神經調控技術刺激這些靶點,讓患者能減輕副作用。
以上為本期直播部分內容,觀看本期及往期完整視頻內容可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
掃描二維碼
觀看完整視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