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運動是神經系統控制1000多塊肌肉有節律收縮,驅動200多塊骨骼繞100多個關節協同運動的結果。目前人因工程、康復醫學、體育學等研究者普遍采用步態分析觀察人肢體宏觀運動來進行人機交互研究,診斷人體運動功能疾病,評估人體康復進程,相信我們距離模擬大腦控制肢體運動的過程已經不遠。
步態是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之一,可評估患者是否存在異常步態以及步態異常的性質和程度。步態分析為分析異常步態原因和矯正異常步態、制訂治療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據評定康復治療的效果。
正常步行必須完成三個過程:支持體重,單腿支撐,擺動腿邁步。
步態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參數包括步長、步幅、步頻、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時相,其中步長、步頻和步速是步態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要素,其內涵是有關行走的生物力學分析所涉及的最基本知識,進行步態分析者應當熟練掌握。
步態分析是利用力學原理及處理問題的手段、已經掌握的人體解剖學及生理學等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知識,對人體行走時的行為方式及功能狀態,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提取出與行走有關的生命活動信息的這樣一種整體生物力學的研究方法。它是行走生物力學測量、分析、評價的專門技術。步態分析是提取與人體行走有關的生命活動信息、仿制人體行走功能器械的生物工程技術等不可缺少的一種整體分析評價手段,它有廣闊的前景。隨著光、電測量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一方法定會沿著多指標、集成化及專家分析、診斷、評價綜合系統的方向發展。
步態分析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工具,在臨床使用上,協助術前及術后評估,對病患的運動康復方面提供完整的臨床評估報告,并詳細顯示病患康復的狀況及演變,進而幫助醫生了解手術效益并為病患制定或修訂更準確康復計劃。實驗室可在步態與人體的姿勢上可提供醫師客觀的數據以進行試驗與分析,在臨床上可以擁有更簡單、準確、快速與完整的解決方案。